1)构建校企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

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。校企成立由校领导、企业高管、导师、学生、管理者组成的“五方座谈会”,在实践基地建立党支部,严格组织生活。

课程思政体系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、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、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团队1个。入选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、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、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团队1个,开发《工程伦理》(生物医药领域)必修课及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读本》。

2)开辟工程师文化教育“第二课堂”

制定《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学分认定与管理规定》,将“兴药大讲堂”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学分,强化“研发中国药”的责任意识。校企共建《生物

医药创新导论》《智能制药法规》等31门核心课程,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全课程体系。学校与工信部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(数字技术领域)签订联合培养协议,建立工程师文化教育基地,激发学生投身新型工业化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
工程师文化教育“第二课堂”载体